“小切口”撬动百姓“大民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长春市“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部署要求,近日,长春市纪委监委就发现的群众慢性病“买药难”问题迅速行动,协调相关部门剖析根源,研究举措,全力推动问题整改,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8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飞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中心内的居民正在排队等候就医,挂号、交款、取药等环节井然有序。
锦程街道飞跃社区居民任亚玲是一名慢性病患者,需要按时来社区服务中心买药。当天,她仅用时30余分钟就完成了挂号、就医和取药的全部流程。她告诉记者,就在几个月之前,看病取药每次都需要排很长的队伍,而她因为身体原因每个月至少要来两三次,买药对她来说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
“现在每个月来一次,每次30分钟到40分钟就能完成全部就医环节,看病取药再也不用费时费力了。”任亚玲开心地说。
任亚玲就医的感受变化是我市推动破解群众慢性病“买药难”所取得的成效之一。今年7月,长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到汽开区飞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沉浸式体验、立体式观察,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得知飞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开药人数较多,从挂号、问诊、交款到取药反复排队,平均用时约2小时,且每次仅开一周药量,群众被迫每周来一次,为了购药费时费力、身心俱疲。
为切实推动解决群众慢性病“买药难”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坚持高位统筹,专班推进,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医保局、汽开区管委会等部门单位协同联动,硬件与软件同步改进,线上与线下共同宣传,以点带面、点面共进,全方位推动慢性病“买药难”问题解决。
针对群众开药排队时间长问题,市纪委监委指导飞跃社区中心改造升级,优化功能布局。就诊面积从250平方米扩容至500平方米,增设挂号窗口4个、收款窗口2个、取药窗口2个;加装空调7台、电扇30台、爱心座椅20个;延长服务时长1.5小时,优化开药流程,增设指示标识,专人全程导诊;现高峰期平均等待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40分钟,平峰期从90分钟减少到35分钟,群众“买药难”问题迅速缓解。
针对高峰时段开药人员密集问题,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社区中心通过公众号公示慢病药品目录和价格,扩大群众知晓率,方便群众就近买药就医;推出预约服务,让群众线上实时掌握就医情况;依托社区群、物业群等开展宣传引导,发布高峰预警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目前高峰时段拥挤状况明显缓解。
针对开药周期短问题,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医保局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指导,组织两批次270人开展专题培训,推动长期处方政策落实落地。目前,已备案慢病患者平均处方周期为73.3天,最长84天,未备案慢病患者平均处方周期为27.3天,最长28天,有效降低患者购药频率。
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持续推动解决群众慢性病“买药难”问题,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坚持举一反三,共性问题一体解决,个性问题分类施策,让群众买药就医更加方便快捷。
“已经落实的查效果、正在落实的查进度、尚未落实的查原因、不抓落实的查责任,坚持一抓到底、全程跟踪。”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主任徐铭表示,市纪委监委将强化跟进督导,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确保全市群众慢性病“买药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